法治筑基,非遗长青 —— 全市非遗守护者共赴一场“法治必修课”

zxdt000060108

{{ex[0]}}:{{ex[1]}} 日期:2025-07-30 {{loadLanguage2(languageData,'作者')}}:荆州市群众艺术馆 {{loadLanguage2(languageData,'浏览量:')}}1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增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法律意识,7月30日举办2025年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教育培训班并圆满落幕。


此次培训班由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非遗工作领导及科室负责人、非遗保护中心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市直各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0岁以下)等近200名人员参加培训。



培训仪式上,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陈金雯主持并讲话,“随着非遗保护实践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挑战。如何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保驾护航,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举办这次法治教育培训,其核心目的和重要意义在于:强化法治意识,筑牢保护根基;明晰权责边界,防范法律风险;规范传承实践,提升保护效能法治不仅是约束,更是保障和促进;维护合法权益,激发传承活力。



在此次培训中,尤丰阳律师带来《非遗传承人守护与传承解读》精彩授课,从《非遗法》是根本遵循:明确了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与行动准则。传承人定义与层级体系:清晰了传承人的法定身份定位和管理框架。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强调了权责统一是依法传承的核心保障。申报条件与程序:规范了进入传承人队伍的法治化路径。传承经费保障:解读了依法合规使用资金的政策要求。保护单位职责:强化了项目保护管理主体的法定角色。假冒传承人法律后果:警示了违法行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多个方面,环环相扣,构成了我们依法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工作的基本法律知识框架。通过学习,大家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授课结束后,荆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晶对此次培训工作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带着本次培训的“法治锦囊”,回归保护与传承一线:把“法律条文”转化为“行动自觉”,用“法治智慧”破解“传承难题”,以“法治理念”滋养“文化自信”, 让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法治的星河中永续闪耀!”



培训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来,全体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将切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用法律武器维护非遗权益,共同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根基,为赓续城市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荆州非遗保护法制培训活动,紧扣建功支点建设先行区目标,将非遗传承与弘扬三大精神深度融合。通过普法强化保护力度,以精神内核赋能文化传承,既筑牢非遗法治根基,又凝聚奋进力量,为先行区建设注入文化动能与精神支撑。


点赞
评论
字号设置
标准